水果优配
“我是看着这片地‘长’出高楼来的。”在科韵路工业园区担任物业管理工作超过二十年的陈伯,站在园区中央空地,抬手指向四周的楼宇大厦,语气里满是感慨。“最早我这里管的是菜地边的临时板房,下雨天漏水,刮台风心惊。哪想得到有一天,会管起这么多高科技公司?”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他从部队转业后便分配到这里,亲眼见证泥泞田埂被水泥大道取代,配电房、网络基站逐一立起。他说,园区里企业来了又走,壮大了就搬去更宽敞的办公楼,但根,始终在这一片。
棠下村的老居民珍姨仍清晰记得,以前家门口是一片水田。
“种西洋菜,潮汕人来收,一筐筐运走”。她没想到,“搞电脑的”后来会把这里变得那么“金贵”。“我儿子去学了编程,现在就在前面那栋楼上班。”她笑着说,“以前我靠种菜供他读书,现在他靠写代码供套房。”
从自家阳台望出去,科韵路从黄昏亮到凌晨的灯火,早已取代了蛙声一片的农田夜色。“有时迷路的老街坊回来,都认不出这是哪。”珍姨说,“但我觉得挺好,年轻人有地方奋斗,我们老人家有茶楼喝早茶,这一片发展得比我们几十年前好太多了。”
一条11公里长的道路
可以书写怎样的历史?
在广州天河区的创新地图上,从五山科技街起步,经天河CBD众创空间集聚区,延伸至科韵路,再北上抵达天河智慧城——这条弧线,被本地科创人亲切地称为“双创微笑曲线”。而科韵路,正是那扬起的“嘴角”,自信而坚定。
时间退回四十年前,这里还只是城市东缘的寻常乡野。1985年,天河建区,成为广州东进战略的“试验田”;1991年,国务院批准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河高新区赫然在列。也正是在那一年,天河科技街作为华南首个民间电子市场悄然兴起。
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空间载体。经过反复论证,这片当时还布满菜畦与水塘的土地——科韵路所在地,被选定为天河的工业园起步区。一场跨越数十年的蜕变,悄然启幕。这片土地的历史使命,自此彻底改写。
PART.01
破解困局:从菜地到财地的蜕变
科韵路片区的转型始于90年代初。根据记载,2000年以前,科韵路片区工业用地占比较小,工业产值占比不足10%。面对土地资源紧缺的困局,天河区以一系列创新政策破题开路。
土地改革政策成为首要突破口。政府通过合理规划调整土地用途,将传统农业用地和旧厂房转化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用地,为科创企业提供空间载体。
招商优惠政策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1999年,科韵园区出台免租政策,对于不超过300平方米的初创企业,免收2年租金和管理费。
这一举措显著降低了创业门槛:正如天河科技园詹书记所言:“成立公司需要一个固定场所,且租约满一年以上,具备这种条件的大多是酒店的长租房,成本高。很多高校老师拥有技术,但很难掏出这笔经费,免租政策使得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高校老师和学生在成本极低的情况下走出校园、研究所,将技术、知识产权转化为产品和生产力。”
政策效应立竿见影。1999年调研数据显示,广州注册中写明“软件开发”的企业只有162家,真正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还不到100家。
而在免租政策刺激下,短短三年,天河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激增至近1000家。天河软件园科韵园区的产业根基,正是在这一时期牢牢夯实。
PART.02水果优配
建设载体:园区筑基与家底夯实
随着政策红利释放,科韵路迅速成为高科技企业的集聚地。1999年,广州市政府批准在天河科技园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成立天河软件园。同年12月,天河软件园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
以网易为龙头,软件企业集聚态势明显。1997年网易入驻园区,并在这里推出了引领全国的全中文搜索引擎服务和免费电邮服务;2003年,网易正式入驻科韵路,产生了强大的磁吸效应,成功吸引UC优视、酷狗等企业纷至沓来。
企业落户的幕后故事见证了科韵路的吸引力。如今已成长为科韵园区三大通讯上市企业之一的宜通世纪是1999年从马场路搬到科韵园区的,而吸引宜通入驻科韵园区的正是免租政策。
到2001年,天河软件园已成为全国十大软件产业基地之一,各项指标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位于北京的中关村,“北有中关村,南有软件园”的美誉由此而来。科韵路也由此迎来了第一个黄金十年。
PART.03
龙头崛起:技术攻坚与产业坐标
科韵路的第一个黄金十年,孕育了一批科技龙头企业,其在各自领域取得瞩目成就。
南方测绘是国内测绘装备制造的领军者。该公司创立于1989年,循“贸工技”路径稳步壮大,早期通过代理进口测量仪器积累资本,继而建立研发制造基地,持续推动技术迭代。如今,其主力测绘装备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全站仪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0%。
网易游戏则是科韵路另一张响当当的名片。2001年,丁磊正式创立网易游戏,科韵路上的网易大厦拔地而起,带动一批游戏企业在此蓬勃生长。网易在自研引擎领域不断突破,2016年,推出耗时三年自主研发的手游引擎Messiah及首款次世代3D手游《天下》,在E3展会上引发海内外媒体与玩家的广泛关注。
科韵路的技术攻坚之路,与天河获批国家软件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的历程形成历史共振。2001年,天河软件园获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这一殊荣也成为了科韵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科韵路的首个黄金十年为天河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至2018年,科韵园区产值约914亿元,园区内每250平方就有1家企业,1平方米产值高达91.4万元,密度与效能令人惊叹。
科韵路用土地破局、载体筑基、技术攻坚的三步战略为天河“科技立区”战略做出巨大贡献。这种创新基因,也为后来天河辖区内其它创新地块(例如北部天河智慧城)提供范本。
因此,科韵路的发展历程
也被凝练为独特的“科韵路精神”
到底什么是“科韵路精神”?
在这里干了二十余年的老物业陈伯认为,就是让好苗子冒得出、留得住、长得大。
三七互娱集团高级副总裁程琳认为,这一精神体现为:秉持匠心打造产品,坚守初心不断创新,协同共生合作共赢。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鹏则总结为“玩法大胆、敢于试错、责任心极强、甘为摆渡人”。
从见证者和亲历者的切身感悟中
我们得以窥见这种精神的深层内涵
科韵路精神,是多年创新创业拓荒历程中沉淀而成的独特气质,它始于一片菜地上生长出的千亿级产业集群雄心,见证了从零到一的破局与从一到无限的超越。
这种精神体现在“楼宇间借团队、咖啡厅谈合作”的务实协作中,形成了技术共享、产业共赢的“江湖义气”,也融汇了开放包容的岭南商业基因与走向更大市场的雄心。
昔日阡陌农田,今朝科创高地。其间跨越的不只是数十年的时空,更有一方热土以远见擘画、以实干兴业的磅礴历程。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科韵路的崛起路上,有政策的春风拂照,有市场的活水涌动,更有无数创业者的坚韧求索。从网易、酷狗到南方测绘,一批龙头企业于此扎根生长,它们不仅改写行业格局,更塑造出“敢于踩坑、甘为摆渡人”的科韵精神。
它像一首未完成的诗,章节间可感土地的厚重,可闻人与时代共鸣的回响。诗未完,故事待续,还有更激昂的段落等待书写,更闪耀的下一个黄金十年等待开启。
素材来源丨天园街、广州天河区众创孵化促进会、网易新闻、广州天河发布往期
通讯员 | 庄淡雯
记者 | 邱 泓
编辑丨柯碧贤
初审丨张煌平
复审丨黄嘉成
终审丨关星杨
签发丨余 彦
出品丨天河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丨广州天河发布
投稿邮箱丨gzthfb@163.com
水果优配
益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